• <u id="q4izu"></u>
    <i id="q4izu"><bdo id="q4izu"></bdo></i>
    1. 武城借用信息化系統 整改閑散宅基地

      □李淑冉

      8月15日,在武城縣廣運街道林莊村剛整理出來的10余畝閑置宅基地上,新栽種的百棵陽光玫瑰葡萄正在茁壯成長?!拔覀儗⒎N植葡萄的照片上傳到武城縣人居環境信息化系統,宅基地整改問題就可以銷號了?!绷智f村黨支部書記信洪濤說。

      武城縣農業農村局積極探索,借助第三方網絡云平臺,搭建了農村人居環境信息化系統,將人居環境問題發現、反饋、整改銷號、統計全部放在系統中處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前,由于督導組是隨機拍照,照片所屬的具體位置不確定,需要人工一張一張地進行甄別,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武城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管理科科長李振說:“有了這個系統之后,照片位置在地圖上有定位,還有導航二維碼,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p>

      他們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如何利用整治出來的閑置宅基地上。魯權屯鎮代官屯村漁光互補項目風生水起。這個項目利用廢舊坑塘發展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綠色漁業生產模式,通過對外租賃,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9.6萬元。有了收益,村委會為全村297名50歲以上的老年人購買了銀齡安康保險,全體村民自來水費全部由村集體買單,實現了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

      腰包鼓起來,精神文化生活也少不了。每天晚上,在武城鎮戶王莊村廉潔文化廣場上,村民跳起廣場舞,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展示出一派熱鬧的鄉村文化生活場景。這個廣場是整理了5處廢舊房屋改造的,村民們說,原來經過時都繞道走,就怕土墻倒了砸傷人,現在廣場上人們白天健身,晚上跳舞,熱鬧極了。

      武城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年多來,全縣各鎮街累計拆除閑散宅基地和殘垣斷壁2417戶(處),騰空利用閑散宅基地1200余畝,主要用于村莊綠化種植、房屋翻建和小公園、小廣場等村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原來臟亂差的廢棄宅基地,正在變成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實現經濟生態雙豐收。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国产国产久热这里只有精品